现在出国难,线上购物的方式越来越多,其中爬着墙边开着55跳转商家寄到转运,顺带拿一点55返利和银行刷卡活动,这种模式的海淘越来越多,但是你知道哪里可能被坑吗?
1,尽量避免货币转换费:visa/master卡默认1.5%,ae和银联默认2%,当然现在很多银行都有免货转的卡,这个问题不大
2,选对卡组织,通常visa高于amex高于jcb/银联/discover高于master,基于这个序列去申卡比较舒服
3,选对银行,之前有过比较,各银行自己的汇率,大体上工农中建比较便宜,光大招商中等,中信等偏贵。
可别小看1.5%和0.0x分钱的汇率,假设某天工行rmb和美元汇率0.1596,中信0.159,我们用中信ae卡和工行master卡,同样100美元消费,工行就是635.96,中信641.51,六块钱,55拿到的1%返利蒸发了!
这样,最佳组合理论上是工行master卡什么的(当然还要具体看银行活动和电商网站用什么卡方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除了这些看的见的,还有看不见的。DCC是动态货币转换费,这个意义是交个2%-8%的保护费,锁住汇率,以免剧烈波动影响收益。这个保护费是消费者交的,保护了银行,卡组织,和商家(比如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交易的时候是6.5,今天突然涨到6.7,银行要多付钱,突然跌倒6.3,商家要少收钱,但是收了dcc,就还是6.5)dcc只有visa和master会收取,其他卡组织没加入黑心行列。
这个主要是线下收取,记得一定选用当地货币结算,然后签小票时候注明no dcc,拍照留念(证据!)
线上也会有,比如用中文站人民币没收费但是不接受银联通道的卡。当然,随着ae拿到支付牌照,如果可以ae直接rmb入账的卡可以用也不错,但如果你是美元的或欧元的visa/master,你的结账顺序就是付rmb-转成消费的美元欧元等-rmb还款,构成了dcc要素,如果你看到入帐金额明显异常于百度的汇率(5%以上吧),那估计多半被坑了。
被收了dcc也先别慌,打电话给银行要求从新结账试试看,运气好就省了(线下的话追回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