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美国突然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涨到了20%,紧接着又搬出“中国商品存在隐形门槛”的说法,宣布从4月9日起再加34%的税。这么一叠加,部分商品的总税率直接冲到了64%——相当于原本100美元的T恤,现在光税钱就要多掏64美元。更麻烦的是,美国还决定从2025年1月起取消实行了8年的“800美元以下包裹含税政策,以后从中国出去的连几十块的小商品都得交税,这对美国用户想用中国制造的难度又加大了。
中国这边反应也很快,不到两天就宣布反制:从4月10日起,所有美国进口商品统一加征34%的税。比如美国汽车原本15%的关税会涨到49%,15万的车得多交近5万税钱;进口车厘子、牛肉的价格估计也要跟着往上蹿。普通人感受最直接的可能就是代购涨价。
外贸企业早就开始找退路了,不少中国工厂往越南、泰国搬生产线,美国海关最近查到的“贴越南标签”的中国货比去年多了快三成。不过小企业日子就难了,光应付关税和认证成本就够头疼,有些利润薄的商品可能干脆不卖了。分析师预测,这波操作下来,美国市场上的中国商品零售价半年内得涨15%-25%,而咱们这边进口的美国货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说白了,两国互相加码关税,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的钱包。
对于国内海淘用户来说来说,中国可能会对美国商品加税报复,某些产品可能会增加成本。举个例子:现在买1000元的美国保 健品,关税约10%(100元);关税涨到34%,就要多交200多元,总价变成1200+元,国内购买成本就会上升。除此之外,关税政策落地后,清关会查的更严格,抽查多过关时间变长。而且为了应对关税政策,转运公司套路变多,比如部分含税渠道停运、费用增加等。以前美国直邮中国含税的商家也可能会减少或者直接暂停国际订单,也有可能商品的价格增加,成本直接转嫁到消费者。不过从目前来看关税政策变动预计对海淘的影响还不算太大,毕竟我们大多数都是小额交易,主要是保 健品、化妆品、包包服饰等,中美互加关税主要针对大宗贸易商品。目前个人海淘商品还是按行邮税算,单次交易金额在1000元以内(跨境电商综合税),基本不会被额外征税,只要你会挑平台、会蹲活动、会省运费,控制成本、海淘依然香!所以大家也不用太焦虑啦!
本次关税政策的调整其实对于美国海淘用户以及中国跨境企业的影响更大,对于想从中国购入产品的美国海淘党来说,影响是直接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如电子产品、服装、家居用品)若被加征10-25%关税,海淘订单成本将增加15%-30%。以200的智能家居设备为例,叠加关税后价格可能突破260。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关税每提升5%,美国用户购买中国商品的弃单率增加8-12%。虽然美国用户可以转战东南亚购物,但是像高附加值商品(如**、高端家电)因技术替代性低,消费粘性较强,影响较大。中国跨境企业由于关税提高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只能被迫调整经营方案,有的在美国建仓,有的已经在东南亚布局,或者将关税成本至美国进口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比如同时做中东、拉美市场,才能在持续变化的贸易环境中生存下去。
你最近海淘体验有没有变化? 你觉得海淘未来会变得更好,还是更难了?未来还会继续坚持海淘吗?评论区等你聊聊~